商业结合城市更新,文化与潮流互相碰撞


上海城市更新不断加速,最近许多新开业的商业项目都是城市更新改造而成。
以上海龙华会为例,作为一个衔接历史与未来的商业项目,龙华会也要担负起板块更新、产业升级的重任。该项目在建造过程中,一方面要对原龙华旅游城片区的存量建筑进行改建更新,另一方面需充分尊重历史,通过重檐坡顶与玻璃石材的设计,延伸江南水乡的建筑风格,实现将传统与现代融合。
而且,在商业内容方面,龙华会还将延续千年的非遗龙华庙会和京剧艺术融入街巷场所。
瑞安的鸿寿坊也不例外,是其首个服务15分钟生活圈的小体量城市更新项目。对于鸿寿坊原址的这片百年老弄堂,瑞安还原了典型的鱼骨状肌理石库门里弄结构,修复其装饰主义建筑风貌,同时还增加了散步回廊,将大面积旧砖循环利用,并采用环保低能耗、通风天窗等建筑更新手段,打造成一个开合有致的里弄商业空间。
较之瑞安过去的城市更新项目,鸿寿坊属于街区式的、小型的城市更新项目。
这类城市当中的更新,在开发过程当中不仅施工难度很大,还涉及到新旧界面的融合。
鸿寿坊所在的地区以前在上海叫大自鸣钟区域,大自鸣钟区域过去就是居住加商贸比较发达的区域,所以这次鸿寿坊做的就是焕新在地文化——上海的里弄文化、烟火气文化。
如今,大拆大建的城市更新时代早已谢幕,城市更新领域的发展模式被彻底重构,已逐渐演变为一个全面、多维的课题,未来提质改造也是不可逆转的趋势。
如同龙华会、鸿寿坊这样的城市更新项目,已经不单单是具体的商业项目只考虑经济效益,而是肩负着对区域城市功能重塑、城市空间结构优化、城市产业的升级等使命,最终是要为不同区域提供不同类型的解决方案,将整个功能空间提升上来。
(来源:界面新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