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浦世界级会客厅规划落定,尘封13年黄浦滨江宝地启动开发!


位于黄浦滨江最南侧的世博会文化博览区在去年11月发布了全新开发规划,意味世博结束10余年后,浦西世博园区终于要启动后续开发,不过新规划发布后,惹起了周边居民的一些争议。
经过近1年时间的沟通,文化博览区的规划最终获得了批准。
根据规划,黄浦世博园区将形成三条平行岸线的功能带,包含:
滨江公共活动功能带:延续贯通要求,增加游憩、休闲、展示和运动等配套设施,集聚最活跃的公共活动功能;
文化功能集聚带:核心文博设施引领,配套布置文化、商业、休闲等活动功能;
综合功能服务带:布置文化产业衍生的商务、商业、居住等功能,强调功能的立体复合。
整个区域规划目标:
落实《世博会地区结构规划》功能定位,建设国内顶尖、世界一流的博览文化集聚区,为提升未来全球竞争力提供有力支撑。
“上海2035”提出人文之城的发展愿景,重点打造黄浦江世界级滨水文化功能带。
建成高能级的文博设施集聚地,建成活力充沛、高度混合的文化创意策源地,建成开放融合的公共活动体验地。
落实单元规划要求,严格落实关于公共绿地、社区服务设施、基础教育设施、交通和市政设施的指标和设置要求。
用地性质:根据地区目标定位和发展要求,强化文化引领,实现文博、文娱、文创的功能高度混合。围绕核心文博设施,布局商业、办公、住宅等多种功能,与周边居住等既有城市功能深度融合。除现状保留的文化设施和公共绿地外,结合文博区整体研究方案并为未来发展留有弹性,其他开发用地规划为城市发展备建用地。
约61.7万平方米首期开发
虽然规划范围内规划建设用地总面积81.43公顷,但其实首批真正进行开发的只有5块土地,其他的土地都被列为了城市发展备用地,可供未来远期开发,而首批开发的5块土地总开发体量约61.7万平方米,包含:
居住建能规模约18.5万平方米
商业建筑规模约15.8万平方米
办公建筑规模约27.4万平方米
新规划根据周边居民的要求,降低了部分开发地块的建筑高度,同时增加了文化设施,促进区域活力。
此前,这片区域曾被定义为黄浦的世界会客厅。
从规划思路上来说,黄浦也希望能给这个区域带来等多的人流,所以学习西在滨江规划了众多的文化设施,而在滨江的第二层面,则是以商业+办公+住宅的混合开发为主,可以带来全天候的人流。
此前,中国船舶集团合并后的新总部已经确定落户该区域,中国船舶集团也是江南造船厂的母公司。而浦西世博园区恰好是江南造船厂前身——江南制造局的发源地,至今仍然保留着江南制造局的总办公厅大楼。
之前,居民可能担心黄浦滨江的开发可能会影响区域房价,但通过优质办公、企业总部、商业、豪宅和众多文化设施的打造,整个区域的生命力会大大提升,能够吸引更多优质的产业与人群居住在黄浦滨江,让其与西岸互相映衬。
作为已经拥有近160年开发历史的浦西世博园区,将会迸发出新的生命力,成为黄浦又一座世界级会客厅。